
鼓励的议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鼓励的议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鼓励的议论文1一个人就在距成功的最后一步时,他还缺少冲刺的力量,而那冲刺的力量便是鼓励。——题记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就是身边人的鼓励与支持。即使是一个“加油”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那天中午非常的热,我买了好多水都不解渴,而刚好又是我参加长跑比赛。发令枪一响我就拼命地跑,一共有六圈,我才跑了两圈就已经气喘吁吁了,腿在发软,赛前喝的水在肚子里响,嗓子里发干,头上的汗珠在不停地往下滴,我感到自己快要晕过去了,而弃权的念头也在我的脑子里绕着圈。
奔跑的步子慢了下来,我开始用余光寻找人少的地方。只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笑着对我说:“加油,坚持就是胜利”!原来是平常沉默寡言的音乐老师,不知怎么这一句话却鼓励了我,让我信心倍加,那时我觉得她的笑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洋溢。
超过了一个,两个……就剩下两个同学了,快呀,快呀,坚持坚持。比赛结束我取得了第二名,这次的成功全凭老师的鼓励,我很感谢我的音乐老师。
还有一次那是在写作文,说实话,好几次的作文也不是太难,写作文时老师还给我进行了辅导,可是我的感冒引起的头疼让我无法认真听讲,当我们作文写完交上去时,我想应该能得“A”吧,因为我是班里的“一支笔”谁能和我比。
到了星期四下午作文课时,我安心的等着语文老师把作文发下来,可是当我打开作文本时,一个红色的“C”躺在哪儿,我又看了看周围同学的作文,他们全都是“A”“B”,只有我一个人是“C”。我想我也应该得个“C”吧,因为每次我的作文都是“A”,一个“C”没啥。
晚上回到家后,我再次翻开作文本时,我看见有两排红艳艳的钢笔字——批语,我定睛一看,上面写着:虽然得了“C”,但是你不能气馁,其实你也很棒,记住一句话,不论干什么都要有信心,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提高作文水平。我的心里非常感激,这些话又让我的信心大增,从此以后每次一有时间就看作文书,每当我遇到困难便想起了老师的这句话。
学习,老师的鼓励是不可缺少的。人的一生当中,真的需要“鼓励”!
鼓励的议论文2有人说过:“鼓励和谴责并重。”他们就像船与帆,都学要借助对方的力量向先进。鼓励在我的心中就像是推动我前行的高标,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予我力量;而谴责就像激励我前行的风帆,让我在批评中懂得对与错。 现实中,他们时时处处存在于人们的身边,构成一个五彩的社会生活。 记得有一篇文章中说:有一个青年小时候是班上的尖子生,后因为误入歧途,导致自身学习成绩下降,后又因多次逃学被学校开除。他的家人见状,积极鼓励孩子并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个人兴趣,让他走出歧途,到了最后,孩子又重新振作,并在自己的努力下考取了国家著名大学北京大学。 大家都知道华盛顿吧!他小的时候,把爸爸最心爱的樱桃树砍到了,爸爸当时很生气,问是谁把樱桃树砍倒的。华盛顿勇于承认错误,像爸爸赔礼道歉。爸爸知道后,只是笑了笑,并抚摸这小华盛顿的头,鼓励他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大家也很熟悉,小的时候,爱因斯坦并不受大家的好评。有一天,学校正上手工课,老师叫同学把自己的做的作品都拿出来,大家纷纷拿出,只有爱因斯坦磨磨蹭,老师把目光投向他,爱因斯坦只是慢慢地拿出一个木做的小板凳,老师突然开怀大笑,并以讽刺的口吻说:“这是我见过史上最丑的作品。”而爱因斯坦并不失望,又从新做了两个。 人们的生活中缺少不了鼓励和谴责,他们有好有坏,就像爱因斯坦一样,他不畏惧别人的眼光和谴责,在别人的批评中寻找人生的轨迹,把谴责化为动力,并支持之以恒。 不管是爱因斯坦,青年还是华盛顿,他们都懂得去正确对待鼓励和谴责。他们鼓励和谴责当做自己的原动力,推进自己成才的道入。这些事例说明鼓励和谴责就像水和船桨,是相依相靠,不可割舍的。让我们懂得在谴责中找回机会,在鼓励中持之以恒。
鼓励的议论文3动力来自于鼓励:
鼓励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被鼓励,那么他驾驶的小船在一阵风吹过后,也将不再挺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一个人名落孙山,但后来在取得较好的成绩时,耳边依然响起的是叹息声,他也许会比以前更加举步维艰,踌躇不前,河水轰隆隆地一步一步推着他的小船后退,但是当他废寝忘食才使小船前进了来之不易的距离,却被认为只是微不足道的成果时,他手中的方向盘已向反方向转得越来越风驰电掣。而他前进的动力呢?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就像美国作家巴得舒尔伯格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文中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赞叹不已,父亲却不以为然。尽管巴迪每次把作品交给父亲阅览时,面对的都是一张冷峻的脸,但是他的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他,因此巴迪一直坚持写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坚持不懈终于使巴迪成为了一名作家。虽然巴迪没有获得父亲极高的评价,但是母亲的几句美言足以让巴迪能够挺起自己的小船。巴迪借用母亲的话推动着自己的小船继续航行,正因为如此,他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每一次母亲的鼓励,就是巴迪最后走向辉煌的前提。不仅美国作家的观点如此,家喻户晓的丘吉尔也不例外。丘吉尔天生留下了残缺的遗憾,成为了同学冷嘲热讽的对象和老师的出气孔。
由于长此以往,邱吉尔灰心丧气,整天懒懒散散,成绩保持倒数第一,失去了前进的力量。但是,他的四年级老师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这位老师不但不对他吹毛求疵,而且经常告诉丘吉尔他所拥有的优点。当丘吉尔取得鸡毛蒜皮的进步时,这位老师便大书特书,因此丘吉尔克服了心理障碍,成绩名列前茅,最终成为英国的首相,而他的四年级老师的故事也从此流芳百世。我的生活中也充满了鼓励,记得一次运动会前,老师训练我们练习100米跑。刚开始,我的速度实在令老师头疼,19秒,这种速度去参加比赛想金榜题名简直是黄梁一梦。但老师却说,没关系,其实每个人刚参加比赛都不过如此,只要加紧练习,名列前茅简直是小菜一碟。我顿时感到有一股暖流冲上身,一段艰苦的训练之后,预赛终于来临了,我的成绩简直不可思议,17秒,我竟然能赢得冠军,我欣喜若狂。成功并非如此地神秘,只要你拥有了一种特殊的动力,那是来自一次次非同小可的鼓励。
成长需要鼓励:
成长是一个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关爱,帮助,但我认为:成长中最需要的,是鼓励。
这件事发生在不久前的校运会上。
初二男生100米决赛开始检录。大喇叭里传来这样的声音。我站起身,怀着喜忧参半的心情朝检录处走去。
喜的是我作为一名校田径队队员,短跑方面在年级里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我还在100米预赛中拿了第一呢!忧的是我在冲线的时候,右脚突然踩滑了,使我右腿上多了三处伤口。……此处隐藏6573个字……的老师给予他赞扬和鼓励,他便很可能由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上这门课,进而激发出意想不到的热情,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我们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批评和鼓励对人的不同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要适度。适度的赞赏和鼓励可以使人进步,而一旦过度了,就会像加多了搪的水一样,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所以,就像向水里加糖一样,批评与鼓励的作用不是绝对的,想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合理利用这两种手段,使之相得益彰,这样才能有益于教育工作。
鼓励的议论文11“上大压小”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之一,“十一五”期间共关停小火电约7700万千瓦,预计“十二五”期间至少还要关停5000万千瓦。关停小火电在取得节能减排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在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适宜地区,将燃煤小火电改造成生物质电厂,可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共赢,使我国“上大压小”政策取得更好的成效。
小火电机组关停后的一些问题
1.影响部分城镇冬季供热。很多地区的小火电都承担着冬季供暖的重任,据调查,为保障供热,一些平时处于停产状态的小火电,到了冬季不得不重新开启。
2.造成很大投资损失。除了服役期满的以外,不少未到服役期限的小火电也被纳入了强制关停范围,关停造成了电厂投资方很大经济损失和人员就业问题。
3.不利于农村电网安全运行。小火电作为农村小型支撑电源,是大电力系统的有益补充,在电网调峰中有重要作用。关停对农村电网稳定运行会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部分地区关停小火电面临着较大困难,需要进一步寻找既能终止小火电的高耗能高污染、又能化解上述问题的更妥善的解决之道。
改造成生物质电厂可使燃煤小火电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共赢
进行生物质能改造是燃煤小火电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电厂与燃煤小火电厂结构基本相同,只要对燃煤小火电厂的燃料制备输送系统和燃烧系统进行改造,使之适合生物质燃料特点,高耗能高污染的燃煤小火电就可以改造成清洁环保的生物质电厂。丹麦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展这种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燃煤小火电改造的前提条件是:生物质资源必须可靠且收集半径合理;小火电机组运行状况良好,服务期不超过土5年;周边交通能承受较大的燃料物流压力。根据当地资源量情况,燃煤小火电可采取纯烧或掺烧生物质两种改造方案。完成改造后,电厂可从上网电价增值、供热、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CO2减排交易、SO2减排和燃料成本下降等途径获得经济效益。
我国的小火电主要是燃煤机组,其中2/3分布在农林剩余物资源丰富的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10个农业大省。这些地区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着环境治理和交通安全。如果能用当地富余的秸秆替代煤炭做为燃煤小火电厂的燃料来源,则既能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供热,又能盘活小火电资产、获得多种经济效益,还为秸秆禁烧找到了出路!
燃煤小火电改造成生物质电厂已在我国成功实践
燃煤小火电改造在发达国家早有推广,20xx年我国也有了成功实践。山东德州银河热电厂利用农林剩余物替代煤炭实现了热电联产,率先实现了“绿色转型”。
银河热电厂是20xx年为解决宁津县集中供暖问题而建设的燃煤电厂,20xx年投运后一直亏损,20xx年被迫停产,20xx冬季为解决当地供暖又重新开启。为走出高耗能、高污染、依靠政府补贴才能运行的困境,银河热电厂利用当地秸秆、树枝、树墩等农林剩余物非常奉富的资源优势,20xx年初和清华大学合作进行燃煤电厂改造,成功解决了燃煤锅炉掺烧、纯烧生物质的技术难题,当年冬季为城区首次实现了完全以生物质资源为燃料的热电联产。改造使银河热电厂实现了能源、经济和环境共赢:
一是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实践证明锅炉改烧生物质后在各种工况下运行稳定,无结焦结渣情况,机组可满负荷运行,并且锅炉热效率比燃煤时提高了2个百分点,飞灰、灰渣的可燃物比重显著下降。
二是电厂从长期亏损转为盈利。即使不考虑CO2和SO2减排收益,银河热电厂就已具备显著的经济优势:年发电成本比燃煤时降低了25%,年发电收入增长了8土%,年经济效益从原来亏损3015万元转变为盈利1665万元。需特别指出的是,银河热电厂改造的投资成本仅为20xx元/千瓦,工期仅为3个月,比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的生物质电厂要节省80%的投资,缩短9~15个月的工期。
三是CO2和SO2减排效益显著。改造后每年可节省4.72万吨标煤的煤炭消耗,相应减少9万吨CO2排放和604吨S02排放。
燃煤小火电改造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
银河热电厂改造前面临的困境正是我国很多地区燃煤小火电现状的缩影,其成功改造为这些燃煤小火电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示范。
燃煤小火电改造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据统计,我国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下的小火电机组共有1.1~5亿千瓦,其中燃煤小火电机纽约为790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10个农业大省,有条件进行生物质能改造。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量情况,将那些运行期限短、设备健康状况良好、周边道路通畅的燃煤小火电厂,改造成纯烧生物质或掺烧生物质的电厂,这既符合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产业政策,又适合乡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在适宜地区鼓励燃煤小火电改造的政策建议
1.提高对燃煤小火电“绿色转型”可行性及重要性的认识。在乡镇建设大中型热电联产机组不太现实,在适宜地区利用生物质能改造燃煤小火电,可实现能源、经济、环境共赢。与新建生物质电厂相比,燃煤小火电改造的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建设工期短、经济效益好。改造燃煤小火电比新建生物质电厂更有意义!可以盘活现有资产、节约投资成本,使燃煤小火电关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矛盾迎刃而解。因此,建议不要把所有燃煤小火电“一关了之”,应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动燃煤小火电尽快实现“绿色转型”。
2.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规划布局应优先鼓励燃煤小火电改造。要实现国家能源局提出的“20xx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目标,“十二五”期间将要新建200~300座生物质电厂。为使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发展规划。建议政府加强组织引导,鼓励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山西、辽宁、黑龙江等农业大省,在生物质发电发展规划布局中优先考虑燃煤小火电改造项目建设。选择一批适合的燃煤小火电,规划改造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3.尽快完善并落实对掺烧生物质发电项目的鼓励政策。燃煤电厂掺烧生物质,可以显著提高锅炉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在国外已成为生物质能利用的主流技术。目前我国小火电关停范围已扩大到装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上的机组,对于容量大于3万千瓦的燃煤小火电,掺烧生物质是最优改造方案。但因缺乏掺烧量的计量和监测系统,现行的《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对掺烧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优惠政策很难操作。建议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燃煤锅炉掺烧生物质的计量、管理和监测体系,使掺烧生物质项目也能真正享受到可再生能源的鼓励政策,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动燃煤小火电“绿色转型”。